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海事局日前联合印发《5G网络近海覆盖和融合应用“5G揽海”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到2024年年底,上海将显著提升5G网络近海覆盖和融合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形成5G赋能智慧海洋的应用创新发展高地、发展引领区和示范区。
加快推进5G网络近海覆盖
加快推进5G网络近海覆盖和融合应用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工作。这份行动计划提出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包括通过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平台建设,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海洋网络;统筹协调助航、风电、海工等行业设施,推进跨行业设施共享和双向赋能;重点探索海洋监管、海洋科技、海洋经济等智慧海洋场景及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保、智能航运服务、智能航运监管等智能航运要素,推动海洋5G融合应用创新发展;开展海洋5G应用安全风险评估、评测认证和服务供给,加强海洋5G应用安全保障。
(相关资料图)
具体来看,在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海洋网络方面,上海将推动岸基多频协同实现对海立体覆盖,拓展海基资源扩大海上覆盖范围,发展空基平台实现海上快速组网,利用天基优势实现海上星基互联。在推进跨行业设施共享和双向赋能方面,上海将推进助航设施开放共享,赋能海上风电创新发展,深化海工设施融合应用。在推动海洋5G融合应用发展方面,上海将赋能智慧海洋“5G+海洋监管”“5G+海洋科技”“5G+海洋经济”等场景创新引领,探索智能航运“5G+智能船舶”“5G+智能港口”“5G+智能航保”“5G+智能航运服务”“5G+智能航运监管”等要素先行先试,助力航运物流“五大环节”全程可溯,聚焦长三角涉海领域协同发展。在加强海洋5G应用安全保障方面,上海将加强海洋5G应用安全风险评估,强化海洋5G应用安全评测认证,加大海洋5G应用安全服务供给。
上海将提升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保障海洋5G网络建设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和上下游企业联动,推动海洋5G应用规模化发展。
“5G+智能航运”已有积极探索
在“5G+智能航运”领域,上海通信企业与各界已展开积极探索。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已在今年6月出坞,全面转入码头系泊调试阶段,这也将是全球首艘5G大型邮轮。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电信正在为这座“海上移动城市”提供全船5G移动网络覆盖与应用,通过在邮轮上部署新型5G基站设备打造5G邮轮专网——轻量级5G核心网(5G C),实现本地分流、算力部署及超低时延能力,节省卫星回传带宽,为游客和工作人员提供5G、WiFi以及卫星等融合通信服务,将提供数字高清、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内容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打造了智慧港口平台、智慧航运平台以及港口自动驾驶3个核心产品,港航大数据服务1项核心能力服务,并牵头联合中远海运等行业龙头在全国开展5G应用建设与运营探索,共同打造5G智慧港口建设样板,支撑签约智慧港口项目近百个,在国内集装箱吞吐量前十位的港口实现5G应用落地。
上海联通与中远海运联合打造5G RedCap(轻量级5G)船岸通信网关产品,实时监测在运营船舶船位、岸电系统工况信息和用电量数据,支持船岸5G网关无线通讯和经纬度信息(GPS+北斗)定位汇聚,实现数据汇聚、动态监测和集成化管理,该产品已在中远海运集运、中远海运散运、中远海运客运以及集团外部单位的岸电系统中落地应用,为绿色航运提供数据支撑,赋能数字绿色航运。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上一篇:看了场电影回来,杭州一对小情侣全身瘙痒长满红疹……最近不少人中招
下一篇:最后一页